会议介绍
井孔中的地球物理测量为我们提供了衔接地表、井下、及实验室不可或缺的重要数据,与地质和岩石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相结合,用于优化和解释油藏构造,确定储层岩性和流体的物理属性,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及新能源应用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当前油气行业面临页岩油气、致密砂岩油气、裂缝油藏等非常规油气藏等方面的挑战。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井孔地球物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取得了相当的进展。 本次研讨会旨在讨论和展现这些进展,以增进井孔地球物理学方法在井中、井间和地面地震等测量数据处理解释上的综合应用。
研讨会将包括四个主题:(1)更为精确和全面的井孔地球物理测量、分析、油藏构造模型和解释方法;(2)近井及远井的高分辨率成像,井中微地震监测;(3) 电缆测井及油藏描述;(4)井震数据综合应用最新进展。
研讨专题
本次研讨会专题包括:
◼岩石物理——碳酸盐岩、含裂缝岩石和非常规油气藏的岩石物理参数测量; 岩石物理模型;定量解释;实验岩石物理;数字岩石物理;
◼测井——纵、横波速的精确测量;油藏描述和地层评价;裂缝检测与描述; 井震数据综合应用;
◼测井声学与地震学——井周和井间高分辨率成像,时移监测,井震结合, 垂直地震剖面,井间地震,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与评估;
◼新工具、新概念与创新技术——分布式光纤声波检测技术,岩石物理进展,岩石物 理和地球物理学科中的创新方法和技术。
征稿方向
1. 可持续井孔地球物理数据采集
2. 垂直地震剖面与井间地震技术
3. 时移VSP动态监测
4. 岩石物理与用于精细地层表征的原位测量
5. 声波测量数据融合
6. 电磁测量数据融合
7. 井下与实验室核磁共振测量
8. 井孔地球物理大数据管理
9. 多源地球物理数据融合
10. 井-地联合采集与处理
大会主席
Arthur Cheng,SEG国际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
曹 宏,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主席
陈 宝,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唐晓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王秀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宋一桥,哈佛大学
余 刚,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2025 SEG第三届井孔地球物理技术研讨会
▶ 摘要应包含足够详细的内容,以便技术/审稿委员会能够评判所提交研究成果的论文质量。
▶ 摘要文章篇幅为1-2页,最少为 1 页(包含文字及 1 幅图表),最多为 2 页。
▶ 摘要应采用 8.5×11 英寸的纸张尺寸,罗马字体,距离页面边缘至少 1 英寸,并且以 PDF 格式提交。
▶ 标题应为1-2行,置于页面顶部,采用粗体字,字号为 12 磅。
▶ 作者姓名应使用罗马斜体字,字号为 10 磅,列于标题正下方。
作者若计划会议结束后在SEG Library发表所提交文章,须遵循SEG摘要模板格式且在会后确认版权转让函。